| |||||||||||||||||||||||||||||||||
□本报记者 李玉琢 李新军 刘玉荣 摄影报道 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山脉西坡北部的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寒温带针叶林保护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 6月1日发生在这里的雷击山火,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几天来,广大林业森林消防队员和森警官兵,奔袭挺进火场,与火魔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争。 6月4日14时55分,记者搭乘运送扑火队伍的米-26直升机从阿龙山林业局停机坪起飞,奔向 80公里之外的汗马保护区火场。32分钟后,直升机降落在火场附近临时开辟的2号机降点。 与记者同机抵达的是图里河林业局81名林业森林消防队员。这些消防队员是在扑灭一场山火后,征尘未洗就从其它火场转战而来。4天3夜的扑火、奔波,加之每人肩上六七十斤负重,让消防队员们露出满脸的疲惫。 从山下的2号机降点到山顶的火场直线距离1.4公里。山上山下没有路,我们只能按照向导的指引艰难前行。 约30度的陡坡、二三十厘米厚的腐殖层、遍地的倒木和横生的偃松,使上山的行程变得异常艰难。短短的1.4公里,我们这支队伍就艰难行进了一个半小时。 到达山顶火场后,我们沿火场边缘隔离带继续向东南方向行进,18时50分,终于抵达东南火线火头位置。 当时风力较小,火场形势比较平稳,武警大兴安岭森林支队绰源大队官兵正在打火头、清火点。 森警扑火队员们手持油锯开路、用风力灭火机扑打火头,林业森林消防队员迅速跟进清理、看守火场。暮色中,扑火队伍一步步艰难地向前推进。 天色渐暗,看守火场的林业森林消防队员们席地而坐,拿出随身携带的馒头、方便面、火腿肠充饥。除夜间负责看守火场的消防队员外,劳累了一天的队员们在火场隔离带用塑料布搭起简易的帐篷宿营。 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夜间最低气温只有7摄氏度,不时飘过的丝丝小雨,更增加了火场的寒意。 寒夜里,前方不时传来的吱吱呀呀的油锯声和对讲机的呼叫声,一线的扑火队员们正连夜追打着火头。 东方欲晓,汗马火场迎来了6月5日的黎明。在火场一线,记者采访了奋战火场的林业森林消防队员们。 绰尔林业局是大兴安岭林区距离火场最远的林业局。林业局100名扑火队员6月2日17时30分从驻地登车出发,几经辗转,行进800多公里,15个小时后到达阿龙山乘机点。 6月3日傍晚开始,他们在扑火一线与根河森警大队官兵并肩作战,到4日中午扑灭了直线距离2公里的大火,火场得到有效控制。 绰尔林业局物资供应管理处副主任栗警嵩介绍,4天中,虽然扑火队员们只是4日晚上得到短暂休息,但大家精神状态很好,对尽快扑灭大火充满信心。 火场隔离带上,金河林业局林业森林消防队沙河二中队的6名队员在准备早餐。他们正用木架吊起的一个饭盒烧水,想用仅有的一点热水泡袋方便面,每人分上一口润润嗓子。 48岁的付战胜已经当了17年的消防员。他说,今年天旱,防火形势严峻,他们比去年早了半个月上山驻防。 付战胜和队友们6月2日下午机降到南线火场后,直接投入到扑打火头的战斗中。当日风大火急,直到3日下午他们才完成了指挥部交给他们的扑火任务。当晚19时,他们又整装出发,边行进边清理火点,4日中午到达指定位置,负责看守200米火场。投身火场的4天3夜中,他们只在4日休息了一晚。 扑火队员每人只携带了3天的给养。付战胜说,因为一直在扑火和行进之中,队员们最缺的就是水,前几天大家只能干嚼方便面。 虽然打火很苦很累,消防队员们却无怨无悔。付战胜的队友李佩贤说,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林区人,对这片林子有着天然、深厚的感情,林子要是烧了,我们心疼。 在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下,6月6日10时,汗马保护区火场已实现全线合围,外线明火全部扑灭,扑火战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