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云南普洱市莱阳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森林云海美景。
两岸群山含翠,江水清澈如许。俯瞰三峡全景,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旧貌换新颜。
三峡的变化仅仅是一个缩影。西部大开发十年来,我国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治理工程,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绿色征程,用青山秀水绘制了一幅秀美的西部新画卷。
退耕还林工程改写了西部生态新格局
宁夏是内地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风沙进入内地腹地和京津地区的通道。“宁夏多栽一棵树,北京少落一粒沙。”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曾这样向媒体描述。
2010年时值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宁夏“三面环沙”的特殊地理位置令其成为西北重要的生态建设屏障。日前国家林业局首次投资200亿元支持宁夏林业建设,计划到2020年,治理沙化土地769万亩。
据宁夏林业局局长王德林介绍,截至2009年底,宁夏累计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任务1.22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71万亩;人均退耕还林面积为0.78亩,是全国人均退耕还林面积0.15亩的5.2倍。退耕区生态经济林面积达44.5万亩,年均产值达6.8亿元。
早在去年,宁夏就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六百万亩生态防护体系,构筑四道大型生态保护屏障,阻断西北部风沙通过宁夏侵害我国腹地和京津地区的通道,保护国家生态安全。
“以前一下暴雨,石头土块全冲下来,把公路堵得死死的。现在树多了,滑坡现象也少了。”重庆市黄金镇村民金祖益对记者说。
来自重庆市林业局的数据显示,自从2000年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08年,重庆市森林面积增长了13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增长了11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区水土流失明显降低,水土流失程度由重度、中度降为轻度或无明显侵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万平方公里。
“确保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重庆市林业局退耕还林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本文说,“我们在库区周围25度陡坡通过种植纯生态林,构筑起三峡库区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
国家监测表明:“十五”期间,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减少了23.9%。长江输沙量从1999年的4.04亿吨减少到2004年的1.29亿吨。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我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03亿亩,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
退耕还林工程改写了西部生态新格局,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为我国在世界生态建设史上写下绚烂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