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民日报 作者:顾仲阳
专业号:
2010/1/21 8:44:45
|
|
最近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传来喜讯:我国森林资源发展保护呈现良好态势,森林覆盖率提前两年实现20%的目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国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由8.6%提高到20.36% 长期以来,我国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爱绿播绿行动,形成了全民植绿护绿的良好局面。自1981年开始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9年来累计植树538.5亿株,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成效最明显的植树运动。从2007年起,在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中,我国每年人均植树2株以上、植树26亿株,为实现这项运动的目标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创建森林城市等“身边增绿”行动,推进城乡绿化,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81年的10.1%提高到35.29%。 “过去一刮风,黄土望不到边,嘴里、耳朵里全是沙子。”这几天,河北省临城县大风降温,黑城乡李家韩村村民赵换祥感慨道:“同样是大风天气,现在干净多了!这得感谢退耕还林好政策。” 10年前我国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投资规模最大的生态工程,实施10年使全国有林地面积和森林总蓄积量分别增长15.4%和10%以上。近年来,我国投入巨资相继实施了一批重点生态工程,使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整体趋向好转、局部明显改善。其中防沙治沙工程覆盖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全国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实现了历史性逆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10年来对全国森林资源增长的贡献率达43%以上。 依靠人民群众,大工程带动大发展,近五年我国每年完成营造林面积都在8000万亩左右,使我国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9.3亿亩,居世界首位。 要建设,也要保护。多年来,我国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森林资源持续保持“(增)长大于消(耗)”的态势,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与上次清查相比,森林蓄积量净增11.23亿立方米,林地转为非林地面积减少17.7%。我国相继开展了“绿盾”、“春雷”、“绿剑”、“候鸟”、“飞鹰”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 积极发展,严格保护,双管齐下,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到2008年,全国森林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828亿公顷增加到1.95亿公顷,森林蓄积由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8.6%提高到20.36%。 科技进步对林业发展贡献率达39.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全面实施科教兴林战略,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业科技研发体系、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体系,林业生产效率、林农素质、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目前科技进步对林业发展的贡献率达39.1%。 先后启动了一大批重大林业科研项目,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林业科技成果,为解决林业生产建设中带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一批“973”科研项目以及林业“863”计划研究,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到2008年底,我国林业取得各类科技成果约1.6万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40项。其中“abt生根粉系列的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显著提高了苗木成活率、质量和抗性。 当前,各地发展林业热情高涨,如何满足广大林农对林业科技的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加强林业科技推广,特别是通过建立各级各类科技推广示范区(点),通过组织“科技下乡”、“科技为林改服务”和“科技赶大集” 等活动,举办技术培训和专题讲座等,满足了广大林农和基层生产单位的技术需求。一些地方积极推广果树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扩大发展经济林 ,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新疆若羌县大力发展红枣,全县农牧民人均红枣收入超过10000元,占纯收入的近80%。 六成集体林地确权到户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中央的部署,各地积极探索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9年召开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目前,已确权的林地面积达到15.14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59.42%,核发林权证的林地面积达11.36亿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均山均林到户,广大林农“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骨干力量,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目前新增人工林面积中个体经营的占71.4%;成为山林真正主人的广大林农,积极谋求“以林致富”,林改后,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以年均近20%的速度快速增长。林改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真正实现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 近年来,积极探索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促进了国有林业发展,保障了林区民生与和谐稳定。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率先启动,吉林、龙江、内蒙古、大兴安岭等四大森林工业集团,剥离了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实行内部政企分开、资源管理和生产经营分开、森工企业重组改造。目前,许多省市都在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 |
|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