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quanpro.cn
  • 请在电脑端访问:
    www.quanpro.cn
分网
当前位置:尊龙凯时平台登录 > 论坛内容 > 退耕还林 > 正文 站内导航
[][]

岳池县关于退耕还林信访的调查与思考

媒体:绿人旅游网  作者:四川省林业厅
专业号: 2010/2/11 8:21:03
    为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信访工作力度,切实提高信访工作水平,保障退耕农户利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岳池县林业局组织专人,对历年退耕还林工程信访举报有关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一、退耕还林工程信访现状
  岳池县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到2006年底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的工程造林8.7万亩,涉及38个乡镇300个行政村,直接惠及5.82万户19万农民。岳池县认真按照《信访条例》完善信访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切实把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到信访工作的全过程,从退耕还林工程启动至今,我们共收到退耕还林农户来信、来电、来访以及上级批转的有关退耕还林的信访案件173起,其数量有逐年下降之势,其中2003年高达110起,到2008年,全县仅收到退耕还林信访举报6件,其中立案的调查处理2件,另4件通过调解或解释说明让信访举报人息诉。通过调查处理,全县4人因退耕还林受到党政纪处分,纠正规范退耕还林面积200余亩,为退耕农户挽回经济损失70余万元,较好地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近几年来的退耕还林信访举报,所反映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村组干部利用职权多占退耕还林面积引发上访
  退耕还林规划面积是通过1:1万地形图勾绘量测的,与实际分块人工丈量比较有5%左右的出入,这一点是符合退耕还林条例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规划面积与实际面积的差异,根据地形不同,有的甚至超过5%,对于超过的部分,是按照规划区内每户退耕基数平均分摊,公示后再补助钱粮。但是村组干部对于这多余的部分,往往并没有分摊,一是私自加在干部或干部的亲属头上;二是通过冒名顶替的方式套取补助作为村上的开支或退耕还林工作经费(退耕还林国家只给农户补助钱粮,不配套任何工作经费)。这类案件在退耕还林刚实施的时候很多,我们都是按政策进行了纠正,把多余的面积分摊到户。2007年底,同兴镇茶盘村刘秀华反映,村组干部有多占退耕还林面积的现象,她自己规划区内的面积严重不足。县林业局组织人员先后5次深入该村调查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并与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一道实地丈量,对刘秀华规划区的面积做出了补足的决定,对村干部冒名套取的退耕还林资金开支情况由镇纪委进行了调查并公示,对干部及亲属多领的补助进行了清退,对多出的全部面积进行了分摊,并将结果进行了公示,大部分群众满意。
  2.因土地权属纠纷而引发上访
  通过两轮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权属相对比较固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才可以进行合理流转。近年来,相对固定的土地权属也因村民私自交换耕种而变得比较混乱,交换的土地往往没有变更相关证件,只是通过口头或私人协议实现的。而被交换过的土地往往因为实施了退耕还林而引发纠纷,土地法定承包人和现在的土地耕种人都想得到国家的退耕还林补助,因而这类信访案件处理起来相当有难度。2007年,新场镇冉家沟村残疾人信访户童绍金就是因为这类问题上访,他手头有物证,而几乎全组的人都是对方的人证,我们多次协调处理,并走访咨询了国土、农业部门的专家和法律专家,都没有得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妥善处理办法。最后新场镇党委政府为了维护稳定,由本级财政支付了一笔费用才得到息诉。
  3.因政策不明引发上访
  退耕还林实施初期,很多退耕农户不清楚政策,不知晓权利和义务,而镇、村干部在处理上往往不尽合理而引发上访。比如退耕还林政策规定“退耕还林地内不能种高秆作物”。而很多农户私自种上了高秆作物,镇、村干部在多次打招呼不听的情况下往往是强行铲除,从而导致群众上访;又如业主承包农户土地造林,而业主承包的土地没有纳入退耕还林规划,但是群众仍然想得到退耕还林补助;部分农户在看不到生态林效益、不懂退耕还林政策的前提下,甚至想在继续领取补助的情况下复耕。黄龙乡杨家沟村于2002、2003年实施退耕还林,由于土地贫瘠、管护不到位,工程实施五、六年了,不仅未郁闭成林,连保存率都达不到,为此我局也曾几次缓拨退耕还林补助,年年整改,年年不见效果。2008年,国土部门甚至视其为荒土对部分退耕还林地进行了国土改造,乡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准备在改造后的地上种植核桃,业主承诺在退耕还林补助到期后将继续按照国家补助支付土地费用。这本是一件既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又能长期维护农户利益的大好事,但群众不理解,强烈要求复耕和继续领取国家补助,并准备全组200多人集体上访。2008年5月12日,县林业局相关人员在该组召开了群众大会,宣讲政策,并逐个解答疑难,方才做通了群众思想工作。
  4.违规抵扣退耕还林钱粮补助引发上访
  前几年,国家要从群众手中收取农业税等税费,而群众拖欠现象比较普遍。退耕还林实施的头两年,很多乡镇、村组就擅自把群众应领的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抵扣了历年老欠款。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频频接受国家、省、市验收,我们每年也要开展县级自查,为了自查过关,很多乡镇在未得到退耕农户同意,也未召开村民大会的前提下,私自扣取了每亩20元的生活补助用于补植补造而引发群众上访。对这类信访的处理,我们很是尴尬,农户的钱自然该退,而地方政府在没有得到上级一分钱的前提下,硬是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费用补植补造。在退耕还林问题上,退耕农户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但因缺乏制约机制,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全是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承担,责、权、利很不统一。为此,基层林业部门和乡镇多次向上级呼吁,终于引起了上级的重视。200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川府办发〔2007〕45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凡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暂缓兑现政策补助,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可由乡镇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整改,其所需费用由被整改的退耕农户承担”,这一文件的出台,既缓解了基层压力,又必将减少群众信访。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违规占用退耕还林地引发上访
  当前,部分乡镇、村组在农村基础建设过程中,非法占地破坏退耕还林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是修便民道、村级公路占退耕还林地;二是农民修房造屋,政府修建学校等占用退耕地;三是国土整治、水利建设等工程改变林地用途;四是砖厂、通讯塔吊以及其他厂矿、企业也有占退耕还林地的现象。各地在占用林地过程中无视国家《退耕还林条例》,甚至不给林业主管部门打招呼,未经审批,非法占地毁林。用地后,不补植苗木,不异地造林,使退耕还林面积减少,影响政策补助兑现,损害退耕农户利益,极易引起群众上访。同时,目前农村土地政策决定了农民土地的相对稳定,退耕还林地被占后,要异地补植也只有补在其他村民的地里了,那么就会因谁领补助的问题引起争议。林业主管部门虽然加大了对违规占用退耕还林地的调处力度,但面宽量大,加之地方保护等原因,往往收效甚微。2008年,普安镇金山寺村魏嗣佑就该村修建村级公路占用他家退耕还林地的有关情况多次到市、县信访,并提出 “按近三年产值的6-10倍赔偿”的请求。我局组织人员多次深入该村,调查了解情况,也督促该村落实了异地补植补造。但因为补植补造无法再在魏嗣佑家的土地上实施,赔偿问题有很难落实,也就很难让魏嗣佑息诉。他的最终的息诉,全得益于我局多次与其在阿坝州林业系统工作的妹妹联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之普安镇政府出面给予了适当补偿。
  三、科学信访工作的新举措
  退耕还林工作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程度高、操作程序复杂等特点,也是引发群众信访问题的一个热点。岳池县高度重视退耕还林信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努力提升信访工作人员办理信访的业务水平,采取多种新举措,加大对信访案件的排查和处理,力求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使退耕还林工程真正成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1、强化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把退耕还林信访作为信访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成立了退耕还林领导小组、退耕还林政策兑现督导小组和退耕还林信访接待办公室,公开了监督举报电话,畅通了信访渠道,建立信访台帐,实行限期办结。退耕农户有问题先由乡镇负责解决,不能解决的上交县林业局调查核实,及时处理回复,并详细备案。
    2、宣传到位,增强工作透明度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有关政策及规定。通过电视台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讲解退耕还林的要求和各项优惠政策;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咨询;通过科技赶场和公开下访等活动,发放政策明白纸;充分利用板报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使退耕还林的各项政策要求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使广大退耕户在得到实惠的同时,自觉地遵守政策规定。
   3、严格工程管理,消除上访隐患
  退耕还林任务分配实行层层上报申请,技术人员实地调查核实后才审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对每一个退耕地块都逐块丈量核实,不给任何人留下虚报瞒报的机会,使乡村干部真正认识到了此项工作的严肃性。从而一方面有效地保证了国家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少数人的投机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避免了群众上访案件的发生。同时,明确县、乡、村三级管理职责,积极开展县级检查验收,保证国家各项补助政策的如期兑现。建立公示和举报制度,对退耕还林规划设计、检查验收、补助兑现等各个关键环节实行完全公开,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
  4、及时沟通信息,搞好经验交流
  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县、乡、村建立退耕还林信访事项快速查处反馈机制,乡镇、村都有专人将各种信息、存在问题、好的经验、典型案件处理结果等以书面材料逐级上报,使好的经验做法得到推广,做到每个环节有人抓,各类问题有人处理,典型经验有人宣传,所有案件有人办理,杜绝了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四、几点启示
    近年来,我们通过上述做法,不仅教育震慑了少数违法违纪者,较好解决了退耕还林方面的信访问题,稳定了群众的情绪,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同时通过定期开展领导接访和下访等活动将矛盾消化在基层。
  1、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信访
  就我国目前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而言,基层群众属于弱势群体,而信访又是群众作为法律以外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形式,已被群众大量采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性,要正视矛盾,面对矛盾,解决矛盾,要把群众信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所需作为第一职责。
  2、要辩证地看待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稳定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只求稳定,不求发展,稳定的局面不会得到长期维持,离开稳定,只求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只有靠发展才能够得到真正解决;真正解决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就能维护长期稳定的局面。
  3、要坚持村务公开透明
  从群众来信来访反映基层的问题看,多数是因为村务不公开,群众不明白,引发群众猜疑所致。因此,必须加强村级干部教育,强化村级民主管理,做好村务、财务公开,使群众明白、干部清白。
  4、要进一步规范干部行为
  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的落实,基层矛盾和信访问题的调处,最终都要靠基层干部向群众面对面地传达、面对面地解决。所以,基层干部的行为和形象,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严格规范干部行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理清头绪,按照相关政策进行答复,坚决杜绝愚民政策或向群众无原则地答复问题。
  5、要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相关配套措施和制度
  退耕还林工程已实施多年,各级应在坚持大原则的前提下,通过自我摸索,根据本县实际,针对不同情况完善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才有利于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阅读 1092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