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quanpro.cn
  • 请在电脑端访问:
    www.quanpro.cn
分网
当前位置:尊龙凯时平台登录 > 地方林草动态 > 陕西 > 正文 站内导航
[][]

我国大熊猫保护和研究获重大进展

媒体:原创  作者:陕西省林业厅信息宣传
专业号: 2018/8/28 12:45:48

我国大熊猫保护和研究获重大进展

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大熊猫科研和野化放归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钰 果叮咚 实习记者陈思羽

 

 

 

  本报讯  记者王钰 果叮咚  实习记者陈思羽报道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8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大熊猫科研及野化放归取得阶段性成果,大熊猫科研成果实现全球共享。

  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我国不断完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牵头编制并印发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牵头编制形成了《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初稿,总面积2.7万余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正在积极推进。目前,全国已建立了67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形成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网络体系,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和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纳入到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调查显示,我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已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1864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数量从15个增长到67个,受保护的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到258万公顷,野外大熊猫濒危状况得到进一步缓解。在不断加强野外大熊猫保护的同时,圈养大熊猫繁育实现了优生优育、优质稳定增长。我国建成了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为主体的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发展体系,成功攻克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存活难三大难题,并进一步加强大熊猫遗传学研究与管理,推动种群单位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发展的重点从单纯的数量增长向提高遗传质量转变。全国圈养大熊猫种群的平均亲缘关系值逐步降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不断上升。截至2017年底,我国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首次突破500只,达到518只。经统计学预测,大熊猫圈养种群保持90%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可达200年,已基本形成健康、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种群。

  通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在大熊猫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保护学、医学等多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获得专利65项、科技成果84项,建成了大熊猫全球基因资源库。2003年,我国启动了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研究,现已放归圈养大熊猫9只,存活7只,建立了大熊猫野化培训和放归技术体系。2017年,我国开创性地启动了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试验,大熊猫“草草”连续两年野外引种取得成功,并于2018年7月成功诞下龙凤双胞胎。

  在此基础上,我国积极开展大熊猫保护国际合作研究,搭建全球大熊猫保护合作交流平台。目前,已有17个国家、22个动物园与我国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项目,在外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大熊猫数量58只,在国外繁育存活大熊猫幼仔47只,其中31只已按规定回到国内。2018年6月,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成立,与数十家国际保护机构和组织建立科研合作关系,数百名国内外核心骨干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为相关科研合作单位提供实验平台和教学研究基地、培养专业人才。

阅读 477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