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牧后美丽的大庆草原。
70年来,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走过了辉煌的历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矢志不渝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林业方针、政策,坚持以营造林为基础的方针,大力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森林质量明显提高,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持续增强。
一是人工造林成效显著。我省通过义务植树、国有造林、集体造林、个人造林、行业造林等多种方式大造人工林。仅森工林区40个林业局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就达3l3.7万公顷,有25个林业局人工更新造林面积超百万亩。
防护林网。
二是“三北”工程成果丰硕。1978年启动三北工程以来,我省把29个市县划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累计造林保存面积4484.1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695.82万亩,封山育林788.3万亩。
三是天保工程成效明显。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2014年4月1日起,占黑龙江省国土面积39%的1845万公顷面积内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标志着我省重点国有林区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四是森林草原湿地保护成效显著。严守生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目前,黑龙江省已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地481处,总面积1141.31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1%。据我省2018年草原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我省草原鲜草总产量1294.9万吨,如果以年产鲜草1000万吨计算,70年来,我省草原为畜牧业提供7亿吨鲜草。2018年黑龙江省林地面积达到2617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森林面积2145万公顷,居全国第2位;森林覆盖率47.21%,居全国第9位。
实施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森林面积、蓄积、覆被率实现了“三增长”,加上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的庇护,2018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1501.4亿斤,实现“十五连丰”。如今,过去罕见的东北虎、东北豹等珍贵野生动物再现黑龙江林区。
林口林业局有限公司的人工林海。刘夕营摄
顽强拼搏打造全国最大的林产品生产基地。
据统计,1978年黑龙江省木材年产量最高达到1578.7万立方米,占全国当年木材产量的31.78%。近年来,黑龙江省依托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优势,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森林旅游业、绿色食品业和北药业等绿色产业,林业产业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独“木”支撑的格局已经改变,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林草优势产业,“黑森”、“林都”、“北奇神”等品牌已成为我省的知名品牌。中国雪乡、亚布力、汤旺河石林、凤凰山等知名景区已成为全省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撑。
三江湿地。
开拓创新林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
黑龙江林业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改革创新的过程。在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开发初期,森工创造了“采育双包制”“营林村”等经验;在林业进入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两危”的治危兴林时期,黑龙江林业创造了“以场自立、以户自立”“一改两管三分”“ 合江林业模式”等经验;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型时期,黑龙江林业探索实施了“林业分类经营”“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等经验。这些经验为我省乃至全国林业改革发展探索了路径。
2018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场改革基本完成,重点国有林区组建了龙江森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伊春森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几十年来的“政企合一”体制被打破,理顺了林业和草原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森工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营,老林区焕发了青春活力,体制机制创新成为黑龙江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三江湿地。
与时俱进建设和谐美丽幸福新林区。
开发初期,黑龙江林业是“先生产、后生活”。经过70年的艰苦创业,广大林区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在昔日人迹罕至、基础设施几近于零的大片原始林区,建起了星罗棋布、生态宜居的林区城镇,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林区社会体系,对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解决棚户区改造总户数57.27万户,138万职工群众住上了新房子、暖屋子,人均居住面积由不足14平方米提高到27平方米,建设规模超过开发建设60年来的总和。林业职工群众收入逐年提高,社会保险实现全覆盖,林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谐美丽幸福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已成为我省新的亮点。
艰苦奋斗树立精神文明建设林草丰碑。
新中国成立初期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区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广大林业职工为开发林区,始终坚持以苦为乐,甘于奉献,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无数的林业志士仁人把毕生的精力以至子孙后代献给了林业事业,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业绩。有“咬定青山、矢志不渝、献身林业”的张子良,有“国家需要木材我是砍树劳模,国家需要生态我是植树英雄”的马永顺,有“全国最美职工”的朱彩琴等为代表的林业劳动英雄。他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龙江林草人敢于斗争、开拓进取,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诠释了黑龙江林草精神,即矢志不渝,造福后代的奉献精神;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自强精神;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新店林场松林公园。乌成鹏摄
践行使命努力实现五个“高”标准
面向新时代,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扶贫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突出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构建“生态安全、自然保护、绿色产业、支撑保障”四大体系。全面深化林业综合改革,持续开展国土绿化美化,切实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不断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高质量建成生态龙江。力争到2025年,努力实现五个“高”目标。
一是高标准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7%以上,国土绿化美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生态显著改善,森林质量和功能进一步提升,构建起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的绿色生态屏障。为东北、华北生态安全,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涵养水资源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二是高水平创建自然保护网络。全面落实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基本建成自然保护地体系,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全面优化,重点野生动植物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完善的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网络。
三是高效益发展林业草原特色产业。林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优质林产品产量明显增加,林业富民能力显著增强。
四是高效能实施监管服务体系。权责明晰、监管有力、科学规范的林业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智慧林业“云平台”和林业“一张图”全面建成,林业“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林权流转机制和林业金融体系日益健全。林技推广网络日臻完善,适应龙江林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要食用林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0%以上。
五是高品位推动林业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自然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