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龚金星
2018年01月20日08:14 来源:
分享到:
元旦后,一场大雪把豫东原野装扮得格外静谧;田野里,青青的麦苗盖上了厚厚的被子,一片银装素裹。
运粮河畔,一个名为河湾村的小村庄依河而生,繁衍生息着1000多户百姓。近年来,小村庄坚守生态底线,坚持绿色发展,呈现一派和谐、宁静景象。
河湾村是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的一个自然村,古朴,幽雅。河湾村的村民们笃信细水长流,巧用“美丽经济”打造美丽乡村,种出了一棵棵生态“摇钱树”。
推行河长制,实现“河长治”。运粮河是小村的母亲河,几年前这里的河水让人看着伤心。“5年前,这里堤防损毁、护岸残缺,生活垃圾遍地,原先清澈的河水变得黑水横流。”南顿镇党委书记、镇级河长李娜回忆,“不过短短两三年时间,通过综合施策、流域治理、村民爱河护河等举措,老百姓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光是河道清淤,我就在河边看护了一个多月。”河湾村村民李水利说,“我是我们村河段的‘段长’,有义务监督施工单位把河道淤泥清尽,即便是夜间施工,村民也至少有一人到现场进行质量监督。”
如今,治理后的运粮河变美了:河边的垃圾不见了,河水清澈见底;河岸整齐坚固,两岸河堤美观,堤路一体,成了亮丽的风景线。“现在好了,通过‘河长制’,河里的水又变清了,鱼也游回来了。”正在河边钓鱼的村民告诉记者。
“美丽经济”化作生产力。上世纪70年代,李水利在广东某地当兵服役。回乡后,他一直搞蔬菜种植,“原先我们是传统种植,尽是‘大路货’,规模小,效益不好,还不如外出打工。”前年,李水利看到城里人下乡,喜欢到“采摘园”“农家乐”消费,他把两个大棚蔬菜改为种植草莓,由于品种优、品质好,很受青睐,销路很好,现在他已将“草莓园”扩大到4个大棚20多亩。
红红的草莓,娇艳欲滴,鼓起了老李的“荷包”。产销两旺的态势让小村群众一下子明白:发展“美丽经济”,这条路走对了。全村决定进一步扩大规模,计划到2020年,草莓种植面积达到200亩,农业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
打好绿色牌,念响“生态经”。采摘、旅游、垂钓、电商等方面,一个个“奇思妙想”在河湾村迸发出来。
一边线上线下卖农产品,一边卖田园风景、清新空气。如今,沉寂多年的河湾村,抖落满身尘埃,像明珠被擦亮一般,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中吃上了幸福的现代农业饭,农民的日子过得惬意、祥和。
《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20日 10 版)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