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quanpro.cn
  • 请在电脑端访问:
    www.quanpro.cn
分网
当前位置:尊龙凯时平台登录 > 论坛内容 > 退耕还林 > 正文 站内导航
[][]

贵州实施退耕还林10年 为百姓“退”出来好日子

媒体: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作者: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专业号: 2010/2/3 8:27:59
  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标志性工程,退耕还林是我省目前投入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10年来,它究竟给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和变化。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到亿万农民,把这一项荫及子孙、惠及万民的工程建设好、巩固好、发展好,需要地方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站在事关我国生态安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几山坡地饿肚皮,种上树子领补贴。风调雨顺日子美,打工挣钱长见识。是谁助大方县黄泥塘镇农民过上新生活?退耕还林。

  清清的赤水河奔腾不息,两岸竹林掩映,游人如织。是谁造就人间仙境?退耕还林。

  石旮旯,果园密,春赏花,夏摘李。是谁让普定县坪上乡石山披绿装?退耕还林。

  ……

  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徐来富掰着指头,说起退耕还林给我省带来的实惠和变化滔滔不绝。

  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我省历经了局部试点、全面展开、稳步推进和完善政策四个阶段。10年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187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57万亩、荒山造林1052万亩、封山育林170万亩。这项宏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惠及我省197万农户、824万农民,涵盖了全省87个县(市、区)、1400多个乡镇、1.4万多个村。中央投入我省工程建设资金累计达116亿元,按照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计算,中央总投入将超过240亿元,这在我省生态建设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工程是我省迄今为止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最受农民欢迎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长江和珠江“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步伐,有效遏止陡坡耕地水土流失。行走在毕节地区,记者看到昔日的坡土已长出碗口粗的杉树,溪水清澈见底。10年来,退耕还林工程为我省净增林业用地面积657万亩。按90%保存率计算,工程建设净增森林面积1691万亩,森林覆盖率将因此提高6个百分点,“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初步显现。据省林科院监测表明,工程区地表植被覆盖率已由退耕前的12.4%增加到78%,监测区土壤侵蚀亩数已由退耕前的年平方公里3325吨降低到1031吨。

  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目前,我省退耕农户户均获得的政策直补达5370多元,退耕还林补助占退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以上。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原则,培育了大量的经济林、用材林、竹林以及林下种植业,累计面积达460多万亩,已陆续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增强了后劲。同时,退耕还林还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转移和集中,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我省在退耕657万亩的情况下,全省粮食产量连年保持稳定,退耕农户的收入实现了持续增长,基本达到了“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要求。

  促进社会转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退耕还林改变了农民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减少了耕作人口,将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走出大山进了城,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态意识的提高,改善了乡村面貌,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深远。(周军)
阅读 373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