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来,全州退耕还林工程共发展以西南桦、竹子为主的特色林产业53.2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9个百分点,退耕户户均从政策补助中获得收入7121元,人均获得收入1556元,对改善全州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三赢”的目标。
退耕还林是迄今为止我州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周期最长、与“三农”最为密切的生态建设工程,已成为推动全州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项目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是我州各族群众增收显著的工程项目之一。八年来,我州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发展思路清晰,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我州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严格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对改善全州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巩固成果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效果明显。2009年是我州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第一年,州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全州退耕还林工作会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座谈会,对全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任务进行了安排。截至上月底,全州已完成种植业90500亩,补植补造2440亩,技术技能培训6300人,建沼气池884口,建节柴灶261眼,完成率均为100%;养殖业项目完成棚厩建设7537平方米,完成率90%,建青贮窖2020立方米,完成率96%,建饲料地3166亩,完成率93%;建基本口粮田995亩,完成率25%。全州2008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的种植业、补植补造、农村能源建设、技术技能培训均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其他项目预计12月底完成。
工程项目和政策兑现覆盖面广,农民得实惠。据统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州有6县市(区)、49个乡镇、326个村委会、1749个村民小组参与,直接受益农户4.4万户,受益人口19.81万人;国家和省累计下达我州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16亿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3244万元。项目的实施为退耕农户增加了收入,较好地解决了广大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问题。
培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把工程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州共发展西南桦等用材林36.3万亩、竹子10.2万亩、茶叶1.87万亩、八角1.29万亩、核桃0.81万亩、柠檬0.69万亩、坚果1.56万亩。用材林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竹子基地等得到了较快发展。
创新造林技术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退耕还林造林技术模式,通过科学选择适合本地的造林树种和造林技术模式,积极推广“八角 茶”、“西南桦 菠萝(咖啡)”、“云南皂荚 茶”、“橡胶 茶(咖啡)”、“铁刀木 咖啡”、“澳洲坚果 茶(咖啡)”等成功的造林技术模式,实现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以短养长,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坚持科技创新,确保工程建设成效。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和推广工作,大力推广运用西南桦大棚育苗技术、营养袋百日苗育苗技术、坚果嫁接育苗技术、麻竹斜埋腹膜法分篼育苗技术,以及西南桦、竹子、旱冬瓜、茶叶、坚果等丰产栽培技术,确保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为预防退耕还林种植的树种发生大面积森林病虫害,开展了西南桦、澳洲坚果、竹子等主要造林树种病虫害调查和研究工作,对已成林的退耕还林地块进行了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为实现造林一片、成林一片、见效一片奠定了基础。
狠抓林权证发放工作,解决了退耕还林农户的后顾之忧。我州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把退耕还林确权发证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解决了多年来没有发放退耕还林林权证的问题。目前,全州退耕还林林权证发证率达80%以上。其中潞西市、梁河县、盈江县已发证完毕,陇川县发证率90%,畹町发证率73%,瑞丽市已着手开展确权发证工作。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