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大姚,空气中虽弥漫着丝丝寒意,可眼见之处却是群山含黛,翠色欲滴。这是大姚县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实施林业六大工程的机遇,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思路,精心打造“大姚生态旅游名县”,造就风景秀丽的大姚写下的浓墨重彩的篇章。
生态工程惠及群众
大姚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曾经受“靠山吃山”思想的影响,部分地区乱砍乱伐、水土流失严重,百姓生活贫困落后。“山成和尚头、地陡难走牛”曾是这些地区的真实写照。
自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大姚县在城镇面山、公路沿线、水库周围、河流两岸以及生态脆弱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同时,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紧抓退耕还林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种植,随着核桃、板栗等农特产品价格的节节攀升,经济林不仅美化了家乡还鼓起了大姚百姓的钱袋子。7年来,大姚县先后实施退耕还林6.8万亩。其中,引导农民种植核桃24885亩、桑4893.8亩、板栗3442.3亩、花椒1395.1亩。如今,这些经济林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和“养老保险”。
大姚县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农村能源工程,积极推广“养畜—沼气—肥田—增效”的循环经济模式,不断加强“小水电代燃料”、“一池三改”农村沼气、农机具推广应用等配套设施建设,培育以舍饲养殖为主的后续产业。如今,全县累计建池17363户,改灶4763眼,受益群众达8万余人。
管护结合扮靓家园
农谚说得好:“三分种,七分管”。大姚县坚持一手抓补植、一手抓管护,成立了以公安、林业、畜牧、水保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并与47名县属森工企业人员签订了森林管护聘用合同,聘用当地森林管护人员342人,公益林管护人员29人,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管护网;严肃查处乱采、乱挖、开荒、毁林等破坏林草资源的违法行为;健全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和突发灾害应急预案,提高突发森林灾害的应急防控能力;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标准化圈舍的改建和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真正让广大群众吃上了“定心丸”;“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伴随林权制度改革,大姚县生态林业做到了管护责任、管护措施、管护设施、管护人员、管护经费“五到位”。强有力的措施使大姚县468.28万亩天然林得到了有效管护,巩固了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彻底改变了以往“早上栽、中午拔,晚上喝成罐罐茶”的现象。
如今的大姚,田里山间郁郁葱葱,农家院舍旁树木披绿,牛羊圈舍掩映其中。“背靠青山不烧柴,家门一开香飘来”已成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绿化行动众志成城
生态产业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让人民群众不断尝到甜头。生活水平提高了,文明程度提升了,群众观念也随之而改变。“打造生态旅游名县、建设秀美家园”已成为28万大姚人民的共识。每年的大寒节、清明节,大姚人都抢抓节令,忙着播绿种绿。
结合“中国核桃之乡”、“滇中铜都”、“祭孔圣地”、“教育名县”四大品牌的打造,大姚县又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创绿色家院,建富裕新村”活动,组织发动广大群众,以乡镇面山、居住庭院、房前屋后、村镇四旁、村道两旁绿化为重点,在荒山荒地和沟渠两边植树造林,全面推进“绿色小康村”和“绿色小康户”建设。同时,按照提升大姚城市品位和形象为目标,对县城周边的东塔山、南塔山、老西山、蛮子山绿化造林工程进行了详细规划。现已完成了“南永”公里沿线从江底河到姚安吴海全长50公路的“蜻蛉核桃谷”建设项目。投资27.77万元总面积达54亩的南塔山游路两侧及林中空地绿化项目也已经完工,共植入柏树、黄连木、中国槐、三角枫等林木11354株。如今,总投资265.91万元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正在组织实施,项目涉及10个乡镇, 63个村委会,417个小班,5518户农户。
生态产业硕果满枝
“众手浇开幸福花”,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大姚,林业用地面积达492.43万亩,森林覆盖率69.52%,林木绿化率80.98%,活立木总蓄积量1483.27万立方米。至2009年底,大姚县核桃产量达9179吨,产值实现25702万元;野生食用菌产量达到2234吨,产值0.66亿元;板栗产量达到4266吨,产值0.34亿元;花椒产量达到222吨,产值0.08亿元;华山松产量达到246吨,产值0.03亿元……全县林业总产值达7.7677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每年丰收时节,上海、日本、成都、昆明等地的老板纷至沓来,大姚的核桃、板栗、野生菌、小把粉丝等农特产品以其质量上乘、价格合理而走俏市场。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催生了亿利丰、鑫盛达、广益等一批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姚生态产业形成了稳定而具有一定规模的集收购、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发展态势,促进了地方工业的快速发展。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2009年,大姚亿利丰公司都还实现了出口创汇1250万美元的好成绩,位居全州第一。
满目春色入画来,蜻蛉河畔气象新。生态产业扮靓了大姚县城,染绿了家乡山头,滋润着农民心田,生态文明成为构建和谐大姚、文明大姚、魅力大姚的新亮点。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尊龙凯时平台登录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